娃哈哈5年营收缩水超300亿宗庆后自救再
娃哈哈业绩滑坡求变宗庆后再战保健品
来源:时代周报
[摘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有望达4.4万亿元。
继“天眼晶睛”发酵乳后,娃哈哈准备推出另一款保健食品。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娃哈哈处获悉,娃哈哈正在规划推出一款主打减肥功效的奶昔。不过,关于这款产品的上市时间表及详情,娃哈哈相关负责人没有进一步透露。
不久前,娃哈哈才刚刚推出号称能缓解视力疲劳的“天眼晶晴”发酵乳饮品。时代周报记者从“天眼晶晴”招商相关负责人处获悉,该款产品仍处于招商阶段,目前已经招募到了名左右的代理。此外,该负责人还透露,该款产品已经更名为“娃哈哈晶睛”。
多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娃哈哈进军保健食品的背后,是其在业绩瓶颈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在品牌和营销老化的硬伤下,娃哈哈能否成功仍待观察。
推出减肥奶昔
时代周报记者在一家食品饮料招商网站看到,娃哈哈准备推出的产品名为“纤细佳人藜麦奶昔”,规格为ml/瓶。根据文案描述,“娃哈哈纤细佳人藜麦奶昔由娃哈哈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众多博士后近10年的研发,产品的特点不仅仅减脂,同时还通过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必须的营养。”
对此,时代周报记者向娃哈哈方面核实求证,娃哈哈相关人士表示,该产品尚处在规划阶段,目前暂无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这是娃哈哈发布号称具有健康护眼功能的“天眼晶睛”发酵乳饮品后,在保健食品领域的最新动作。
4月29日,娃哈哈联合浙江中南控股集团旗下的中南天眼发布了“天眼晶睛”。据悉,前者负责产品生产,后者为这款产品的独家经销商。根据招商信息,“天眼晶晴”是一款具有缓解视力疲劳功能的发酵乳饮料,规格毫升,零售价超过8元,拥有保健食品批号(蓝帽子)国食健字G。在产品推广方面,“天眼晶睛”的首次采用微商推广的方式销售。
6月1日,娃哈哈宣布,要在一年内开家功能食品馆,进军大健康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早在年底,宗庆后就曾经表示要回归娃哈哈起家产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健康型产品。
不得不提的是,娃哈哈最早的起家产品也是保健食品。其最早推出市场的儿童营养液是一种帮助解决儿童偏食、挑食和厌食的保健品。正是这款产品,宗庆后赚到了第一桶金,娃哈哈才得以完成原始积累。
娃哈哈回归做保健品背后,瞄准的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饮品行业观察员马磊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来,无论是食品还是饮料行业,都在往健康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传统的食品饮料行业都在布局大健康;另一方面,药企也在跨界做食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健康产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显示,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有望达4.4万亿元。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GDP的8%,约为8万亿元。
娃哈哈自救
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认为,娃哈哈近年业绩颓靡不振,以及产品出新频频失利,是娃哈哈掉头转做保健食品的主要推动因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娃哈哈业绩从年开始便持续下滑。公开数据显示,–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亿元、亿元、亿元、亿元,直至年,营收缩减至亿元,5年营收缩水超亿元。
事实上,为了提振业绩,娃哈哈此前也尝试过多种办法。
其一便是走多元化道路。年,娃哈哈与荷兰皇家乳品公司合作,高调进军婴儿奶粉领域,由后者为娃哈哈代工生产爱迪生奶粉,并希望3年后位列所有奶粉品牌前列。
除了奶粉,娃哈哈在年进入零售业。当年5月,娃哈哈联合部分经销商,通过集资参股方式成立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17亿元,主要投向娃欧商场,目标是“5年内做到商业公司上市”。同年,娃哈哈集团迅速在杭州钱江新城租下3.5万平方米的物业,开出第一家娃欧商场。
除了奶粉和商场零售业外,娃哈哈还跨界过白酒、童装等等。但从后来种种结果看来,这些项目发展均不理想。
其二,在产品方面,娃哈哈每年均保持推新。据界面新闻报道,娃哈哈出产过的产品达多种。但其中绝大多数推出市场后不久就销声匿迹。时代周报记者从娃哈哈
- 上一篇文章: 跨境电商干货盘点独立站常用的建站工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