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双靶治疗新方案
既往研究表明,对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无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抑制剂,还是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PD-1或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客观缓解比例仅5.2%~18.5%。临床前研究表明,VEGFR-2抑制剂通过对肿瘤微环境重新编程,有助于乳腺癌对PD-1或PD-L1抑制剂敏感。不过,VEGFR-2抑制剂联合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尚不明确。
年5月24日,国际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官方期刊、英国医学会《英国医学杂志》旗下《癌症免疫治疗杂志》在线发表中医院刘洁琼、刘强、李颖、李倩、苏逢锡、姚和瑞、苏士成、金亮、汪颖、恒瑞王泉人、香港中医院刘允怡、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中国科学院宋尔卫院士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探讨了中国恒瑞原研新药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NCT:APhaseII,Open-labeled,Randomised,Non- 该随机双组两阶段非盲非对照二期临床研究于年1月~年4月从中医院入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少于三线全身治疗患者40例,按1∶1随机分为两组,每14天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连续或第1~7天间歇口服阿帕替尼,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比例。
结果,由于研究第一阶段入组的10例阿帕替尼间歇给药组患者均未客观缓解,故其余30例均进入阿帕替尼连续给药组。
阿帕替尼连续与间歇给药相比:
客观缓解比例:43.3%比0
疾病控制比例:63.3%比40.0%
中位无进展生存:3.7个月比1.9个月(95%置信区间:2.0~6.4、1.8~3.7)
部分缓解患者与疾病稳定或进展或无法评估患者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显著较长(8.3个月比2.0个月,95%置信区间:5.9~未达终点、1.7~3.0)
发生比例较高的不良事件包括谷草转氨酶或谷丙转氨酶升高和手足综合征。
总体而言,连续给药组和间歇给药组≥3级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分别为26.7%和20.0%。
对于连续给药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10%与≤10%相比:
客观缓解比例显著较高(P=0.)
无进展生存期显著较长(P=0.)
因此,该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每14天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连续口服阿帕替尼双靶联合无化疗方案与既往PD-1或PD-L1抑制剂单药或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客观缓解比例显著较高,不良事件可控,治疗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可以作为治疗效果预测指标,故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三期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此外,与其他尚未上市或者尚未进入中国内地的靶向治疗药物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已于年和年被中国内地批准用于治疗淋巴瘤和肝癌,阿帕替尼已于年被中国内地批准用于治疗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
JImmunotherCancer.May24;8(1):e.Efficacyandsafetyofcamrelizumab
- 上一篇文章: 中美晚期乳腺癌血液基因突变比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