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原因及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原因及治疗具体有哪些呢?毛发的生长和脱落呈现周期性。生长周期分为三期:即生长期(anagen)、退行期(catagen)及休止期(telogen)。正常头发约90%~95%的毛囊在生长期,1%进入退行期,5%~10%为休止期,至休止期末则头发脱落,毛囊则进入下一生长周期。生长期持续的时间决定毛发的长度。头发生长期约2~6年,退行期2~3周,休止期2~3个月。生长期与休止期毛囊比例决定了毛发的稀疏。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毛囊数增加,则临床出现脱发现象。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tic alopecia)是最常见的脱发病。
现简要介绍雄激素性脱发原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一、雄激素性脱发的症状
雄激素性脱发曾称为“脂溢性脱发”或“早秃”。男性及女性均可发生。但其临床表现有区别。男性型雄激素性脱发(即男性脱发)先从前额两侧鬓角部开始,呈M形逐渐减少,终至大部或全部脱落。也有前额、鬓角和顶部同时脱落,或自顶部开始脱落的病例,但枕部头发一般不受影响。女性型雄激素性脱发(即女性脱发)多呈顶部头发稀疏,而额部仍保留不变。无论男性或女性均多发生于12~40岁,属多基因遗传。
二、雄激素性脱发原因 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理,除遗传因素外,与雄激素的代谢有密切关系。在雄激素性脱发中,由于毛囊外毛根鞘及真皮乳头中的Ⅱ型5α-还原酶水平增高,使睪酮转换成双氢睪酮(DHT)的量增加。双氢睪酮是一种强的雄激素,它不能被芳香酶转变为雌激素,同时双氢睪酮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要比睪酮大5倍。双氢睪酮结合雄激素受体后进入细胞核,在核内控制毛发生长基因的表达,结果使毛囊微小化,生长期缩短,头发变成细小的绒毛状而至稀疏。
三、雄激素性脱发治疗:男性脱发的治疗
男性型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脱发)的治疗包括药物内服或外用疗法,外科手术治疗及中医中药疗法等,本文仅介绍药物内服及外用疗法。
1) 非那雄胺(finasteride) :启悦、保法止
非那雄胺是5α-还原酶的抑制剂,口服后吸收好并很快降低血清及头皮中双氢睪酮的水平60%至70%,减少毛囊中双氢睪酮量,结果阻止了头皮毛囊变小,逆转脱发的过程。
非那雄胺作用及效果:根据三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1879例男性18~41岁轻至中度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其中1553例为头顶部脱发,326例为前额部脱发,在服用非那雄胺每日1mg一年后与安慰剂组相比,前者头发数量增加,统计学差异明显。在顶部脱发者接受安慰剂一组中有些改用非那雄胺,而另一些继续应用安慰剂,至第二年末,继续服用非那雄胺组头发数量继续保持增加的水平,由非那雄胺改为安慰剂者,头发数量减少,而由安慰剂改为非那雄胺者头发数量增加,照片对比显示非那雄胺组中66%头发生长覆盖头皮面积较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只有7%。表示非那雄胺(启悦、保法止)治疗后不仅增加头发的数量,且其长度、直径及色素均有增加,故其覆盖头皮的面积也就明显的改善。
非那雄胺副作用:关于非那雄胺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据上述一年观察出现下列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性欲减退(非那雄胺组1.8%,安慰剂组1.3%)、阳萎(非那雄胺组1.3%,安慰剂组0.7%)及射精减少(非那雄胺组1.2%,安慰剂组0.7%)。连续应用非那雄胺5年的547例中仅7例(1.3%)由于药物相关的性功能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这些副反应多数在继续治疗渐渐消失。中止治疗则在几天或几星期后消退。
2)米诺地尔(minoxidil)
米诺地尔可延长毛发生长期,使微小化的毛囊发育增大。米诺地尔通过细胞因子刺激、维持毛囊生长和毛乳头血管形成与功能,从而在治疗脱发中起重要作用。
米诺地尔狂脱期:在米诺地尔外用治疗的初期,促使微小化的毛发生长数剧增,而这些毛发的毛囊仍是处于短的生长周期,故应用米诺地尔外用治疗的患者常主诉于治疗后12周脱发量暂时增加。
米诺地尔用法:每日外用2次,每次约1mL。直接滴于头皮上,用手指涂开。因疗效常在应用2个月后显现,故应在治疗开始时向患者说明要坚持用药,至疗效显现后维持治疗。
米诺地尔副作用:主要是刺激性反应,即应用部位发生干燥、脱屑、痒及发红。2%溶液的发生率约为7%,5%溶液的发生率高于2%溶液。这些副反应的发生与其中丙二醇浓度有关。
- 上一篇文章: 男性型脱发的原因:双氢睾酮
- 下一篇文章: 莫名脱发含羞草使坏 摆错防辐射植物反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