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又导致抑郁了听阿噗细数服药的利与
最近,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偏高,少女服用者尤甚。
在对丹麦15岁到34岁女性的病历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比常人高出23%。在服药的最初几个月,女性服药者患抑郁症的风险甚至高出常人40%!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这项研究并未揭示避孕药与抑郁症的直接关联。它只是证实了采取避孕措施的女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因为这项研究没有评估到这些女孩服用避孕药期间生活中的所有因素:面对校园或家庭暴力、繁重的课业压力,而更有可能缘于处于一段两性关系中所带来的压力与焦虑。
话说回来,阿噗倒觉得吃避孕药确实会让女性产生不爽情绪,因为大多女性一边吃估计还会愤慨的想着“真是便宜你了!”,产生负面情绪应该也是正常的吧~
避孕药在我国一直属于偏禁忌的话题,就在写这篇科普的时候,阿噗开玩笑的和朋友聊起避孕药可以治疗痘痘,朋友用震惊的口气说“怎么能用这个治”,就可见一斑了。
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避孕药的小知识,从附加功能到避孕过程,一次性全都说清楚~
避孕药委屈的“脏水”
短效避孕药没有你想象的辣么恐怖啦!而且短效避孕药并不是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的坏毛病它都没有哦!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
现在我国,只有2%的中国育龄女性使用避孕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达6%的人工流产率(20~29岁),以及被滥用的紧急避孕药。
人们对避孕药充满畏惧,很多人认为它可能使得体重增加,降低生育能力,导致停经或者胎儿畸形,甚至引发癌症,尽管这些说法没有依据。
并且在我国,还有很多人认为避孕药就是紧急避孕药,因为它在中国的认知程度甚至大于短效避孕药。按照年上海某厂家的统计结果,紧急避孕药的销售竟然占了所有避孕药的2/3。
但其实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根本不是一样东西,短效避孕药几乎无副作用,避孕率高,而且需要长期(周期为一个月)服用。
无根据的副作用:
很多对避孕药的误解都是来源于其中的激素。但是,现代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含量为20-35微克,比人体每天正常分泌雌二醇的量60-微克要小的多。
这种剂量已被公认为是较安全的剂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也证明其危害作用极小。因此不会有上述副作用,大可不必为之担忧。
有人认为含激素的避孕药有致癌作用,事实上,目前已经明确复方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对女性子宫和卵巢有保护作用。
此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复方口服避孕药没有致畸作用,且代谢迅速,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并不会影响子代生长与发育。
避孕药的避孕程序
短效避孕药起作用的方式还是要靠激素来帮忙,但是并不会影响实际的生理机能哦~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模拟人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抑制垂体启动“排卵程序”,达到避孕的目的。
排卵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的诸多因素调控下发动的。在上次月经来潮到排卵的这段时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多,当雌激素达到高峰时,垂体产生“排卵”指令,卵巢便将卵子排出。
当卵子排出后,卵巢不仅分泌雌激素,另外还分泌孕激素,为女性怀孕做准备。如果此时受孕成功,就相当于对垂体发出了“不要再让卵巢排卵”的指令,避免在孕期再排卵。
口服避孕药的原理正是模拟机体妊娠的状态,让体内始终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脑便以为机体处于怀孕状态,垂体和卵巢便开始放假休息,这期间便不再排卵,也不可能受孕了。
所以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避孕,只是模拟了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暂时抑制了机体内分泌,但并非永久取代此功能。流传的那些吃了会导致不孕的谣言,也根本无需相信~
买一送一的附赠
短效避孕药还有很多优点呢~不仅可以避孕,还附加很多惊喜功能~痘痘也能治:
近年推出的新型避孕药如达英-35、优思明等,其中含有的新型孕激素甚至有抗雄激素活性,因而还可以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痤疮等疾病。
快感不打折:
避孕药直接作用于排卵环节,对性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干扰,因而不影响男女双方的快感体验。由于没有了排卵,也杜绝了异位妊娠(即“宫外孕”)的发生,因而对有异位妊娠史的女性更为适用。
治疗内膜异位和姨妈痛:
年中国指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指出——
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等,其中口服避孕药可连续或周期用药,可抑制排卵,副作用较少。
②治疗痛经:一线用药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复方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周期或连续用药,有效者可继续应用,无效者改用二线用药。
缺点也要讲一讲
当然也会有不适应的人群和一些副作用,大家在服用的时候最好还是遵医嘱或者好好研读说明书哦~副作用也是有的:
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对机体其它系统也会产生一定作用,服用避孕药初期一些女性可出现短期不适,如类早孕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
另外,有的女性还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漏服避孕药后。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以上反应多会逐渐消失。
如果随着服药产生的身体不适持续存在,应当尽早就医,更换药物或者其它避孕方式。
不适宜人群看这里:不吸烟的人,避孕药是安全的,而对于吸烟者,避孕药会放大吸烟的心脑血管损害作用。避孕药还有轻微的升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恶性肿瘤方面,避孕药除了前面提到的轻微增加乳腺癌发病率外,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轻度增加肝癌发生率,故在我国,乙肝患者不推荐服用口服避孕药。
此外还有,产后6周内的新手妈妈;心血管方面疾病患者;患有乳腺癌或糖尿病的人也不建议服用。
阿噗有话说,加我
尽管如此,不带TT直接让你吃药的男人不分留着跨年嘛?
文乐乐
新媒体编辑乐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ID:shishangjiankang22
时尚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文章: 冬天脱发怎样预防及治疗
- 下一篇文章: 这个药物能治疗脱发,但有这些副作用,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