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禤国维脂溢性脱发最常见
促进血液循环的常见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2914.html
Δ禤国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主任医师,年获“广东省名中医”荣誉称号,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脂溢性脱发,清代才开始出现病名,认为是“发蛀脱发”、“蛀发癣”。但脾胃湿热、湿热上蒸才是脂溢性脱发的主要原因。脱发患者食疗可以,但最好经专科医生据脱发病因制定方案,尤其不可食吃太甜、太肥腻、太燥热。若病机明确,可日常应用两款生发汤,作为防脱保健食疗。
起床、洗头时否掉发多?
如何鉴别是否脱发成病?有个鉴别方法,起床和洗头时看看,头发枕头上的落发、洗头时手上的断发,是不是掉得明显比以前多。
毛发具有周期性生长的特性,其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3月),80%~90%的毛发处于生长期。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天有70根~根毛发在头发休止期末期脱落,属于生理性脱发,同时有大约同等数量的新发开始生长,使头发数量得以保持恒定。
如果头发脱落与以前相比,数量明显增加,平均每天脱落根以上,并持续2个月~3个月,或出现渐进性毛发稀疏或见斑片状脱发,可诊断为脱发病。
脂溢性脱发脾胃湿热是主因
脱发问题常见,且有斑秃、脂溢性脱发、休止期脱发、生长期脱发、内分泌性脱发、药物性脱发等不同种类,而临床则以斑秃及脂溢性脱发最为常见。
中医认为,肝肾不足及气血亏虚是脱发病的主要原因,肝肾不足者约占斑秃患者的七八成,其引起的斑秃有迹可循;脂溢性脱发还与血热风燥、湿热熏蒸有关。
肝肾不足的脱发者,病程大多日久,平素头发枯黄或灰白,发病时头发呈大片均匀脱落,甚或全身毛发尽脱,连眉毛也光秃秃的,或有脱发家族史。
这样的患者,平常多伴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目眩、遗精滑泄、失眠多梦、畏寒肢冷、舌淡苔薄或苔剥,中医师一把脉,可发现其脉细或沉细。
脂溢性脱发,清代才开始出现病名,认为是“发蛀脱发”、“蛀发癣”。但脾胃湿热、湿热上蒸才是脂溢性脱发的主要原因,发病不但与虚有关,且与湿、热、瘀等“实”亦密切,虚实(湿、热、瘀)夹杂是病机关键。
治疗:内外兼治+按摩生新
脱发应对症治疗,例如肝肾不足者需补益肝肾,湿热熏蒸者需清热、祛湿、健脾,血热风燥者则需凉血清热、祛风润燥。在治疗的时机上,切莫等到毛囊萎缩、大片“空地”形成后再来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脱发病的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洗外搽、针灸、足三里穴位注射、梅花针叩刺、TDP神灯照射、头皮叩击与按摩。要注意的是,配合内服药物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机能以治本,才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外用常用中药:
侧柏叶、骨碎补、补骨脂、人参、辣椒、红花、生姜、制首乌、熟地黄、黑芝麻、骨碎补、透骨草等。在配制过程中,以酊剂为主,辛香走窜和滋补药并用,更有利于毛根的生长。
头部及身体按摩:
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使头皮血流丰富,头发再生。可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印堂至酸胀感,配合中药生发酊或生姜涂擦脱发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头皮按摩:
端坐,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五指分开,用十个指头沿发先由前额向后脑稍加用力梳理数次,再从头顶正中往两侧鬓角向后脑部梳理,使头皮血液流通,再用手指指腹轻轻叩打头皮20~30次。
防脱食疗两款生发汤
脱发患者往往会吃核桃、花生、芝麻、花旗参等,以滋阴补肾来护发。食疗可以,但最好经专科医生据脱发病因制定方案,尤其不可食吃太甜、太肥腻、太燥热。若病机明确,可日常应用两款生发汤,作为防脱保健食疗。
药材:松针、桑叶、芫荽、薄盖灵芝、公英各15克,猪肺克,煲汤。
功效:疏风清热袪湿,补肝肾、袪脂生发。
药材:松针、薄盖灵芝、生北芪、枸杞子、女贞子各15克;加乌鸡肉克煲汤。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生发。
感谢
- 上一篇文章: 脱发几率竟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