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有效方

时间:2021-6-27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脂溢性脱发简称脂脱,又名男性型秃发、雄激素源性秃发,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由于本病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美和形象要求的提升,人们对本病治疗的要求更为迫切。有科研组认真总结了多名老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不断筛选精炼药物,以疏风健脾祛湿立法,自拟方剂,辨证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例脂溢性脱发患者,男57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0岁,平均37.2岁;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20余年。且诊断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有关脂溢性脱发的诊断标准。1.2诊断标准依据徐迪华主编的《中医量化诊断》确定脂溢性脱发诊断标准:①油脂分泌旺盛,头发油腻,或头皮屑明显,头发干燥,伴有瘙痒。②头发弥漫性缓慢脱落或头发稀疏。1.3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病例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18~50岁。1.4排除病例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②其他内分泌性脱发(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甲状旁腺或垂体功能低下,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③药物性脱发者,症状性脱发者,女性产后脱发;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影响统计分析者。治疗方法以疏风健脾祛湿立法自拟方剂。药物组成:蔓荆子30g,荆芥穗10g薄荷10g(后下),蝉蜕10g茯苓30g,泽泻10g,苦参30g地肤子30g,野菊花30g随症加减:血虚风燥者:脱发时间较长,头发稀疏,干燥枯黄,头皮迭起鳞屑,自觉瘙痒,舌淡苔薄,脉细,加制首乌、熟地、当归;血热风燥者:头发干枯,略有焦黄,均匀而稀疏脱落,搔之有白屑迭迭飞起,落之又生,自觉头部烘热,头皮瘙痒;口干咽燥,溲黄,舌质红,苔微黄或微干,脉数,加当归、皂角刺、白鲜皮;湿热内蕴者:头发稀疏脱落,头皮有脂性分泌物,头发油腻,多汗,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弦数,加蒲公英、栀子、茵陈蒿;肝肾阴虚者:脱发日久,头发稀少,干燥无泽,伴头昏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痛,舌淡少苔,脉细数,加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应用本方法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例,每30天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病情严重者连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疗效观察3.1疗效评定标准依据赵辨《临床皮肤病学》所述:①治愈: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②好转:脱发改善3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③未愈:症状无变化,或改善不足30%。3.2结果经过治疗后治愈31例,好转57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88%。讨论脂溢性以男性多见,女性少有,且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经临床证实,它可能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主要是雄性激素)、精神状态、遗传以及某些药物因素有关。传统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的发病原因不外内湿、外风,合邪而发病。病位在肺,缘肺主皮毛;病机变化在脾、肝,是故脾主运化水湿,主思虑,因恣食肥甘厚腻或思虑过度伤脾,运化无力,变精华为湿浊;或肝之疏泄条达失司,影响脾之运化,使湿浊停滞,阻碍肺气输布精微物质,皮毛失养,故而发蛀毛枯而落。病变性质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证。以上论述不离病因“内湿、外风”不脱离方药组成中的祛风药:蔓荆子、芥穗、薄荷、蝉衣,此意为风能胜湿,升清降浊,后用茯苓、泽泻、苦参、地肤子均为祛湿而度,方才符合方、法论意。此科研组创立由肺论治脂溢性脱发的新思路,并结合健脾祛湿,收到内补脾气,促其健运,外祛湿浊,肃清毛窍的作用,为临床开拓了脂溢性脱发辨证论治的新思路。本文所述之法是收集的民间验方,分享供各位参考研究之用。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分享供各位参考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发消息告知,即刻删除。

郑重声明:



转载注明  http://www.hzlqsc.com/yfhl/1103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脱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