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脂溢性脱发早重视,早治疗

时间:2018-8-3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图片来自网络

每天看到梳子、地板上沾满的头发是不是会很紧张?担心头发一天天变少,其实所有头发都有固定的生长周期,一个周期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生长期、退化期与休止期。在同一个时间点,有些头发处于生长期,有些则处于退化期与休止期,因此每天都可有50-根的正常脱发,这是生理性脱发,此时不必过分担心。但是若是头发脱落严重,渐渐露出了光亮的额头,或是轻轻牵拉头发就掉一把,此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种就是病理性脱发了。导致病理性脱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又称为雄激素源性脱发、男性型脱发,中医称之为:“发蛀脱发”,是一种头顶部发生稀疏性脱发的疾病,以脱落部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枯燥而脱发为主要表现,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病可影响美观,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由于本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缺乏特效疗法,而中医辨证治疗往往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代文献对本病有过较系统的描述,如《外科正治全书》中著述:“蛀发癣、头上渐生秃斑,久则运开,干枯作痒,由阴虚热盛,剃头时风邪袭入肌腠搏聚不散,血气不潮而成。”

中医多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肾精亏损,精气不固,精不化血,血不养发,发无生发之源而脱落;肾精亏损,肝肾同源,日久损及于肝,肝血亏虚,精血不荣与发;或由于脾胃运化水谷失常,郁于肌肤,久之化热,脉络淤阻,精血对毛发的滋润濡养受阻,从而影响毛发生长、发根不固而致毛发逐渐脱落;或肝失疏泄,风邪上扰,风湿搏结。标实多为风、湿、热、血淤,湿热郁阻肌肤,致使肌表营卫失调,腠理不固;风邪外袭以致风盛血燥,肌表营卫失调,腠理不固,毛发失于濡养而致毛发逐渐变细变软,发根不固而脱发。

本病好发于20-30岁左右男性,部分女性也可发病。

脱发部位有从额两侧开始,逐渐向头顶部延伸,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枯燥脱落而显稀疏,进一步形成秃发区,秃发区内头皮光滑,或留有少许毳毛。由于前发际线向后推移,致前额变高,形成俗称的“交额”,也有部分患者从头顶部开始脱发,脱发区内出现一片均匀、稀疏、细软的头发,最终头顶部毛发大部分脱落,而后枕部及两侧毛发则基本保持正常。

呈慢性发病过程,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瘙痒、头发油腻,除头部毛发外,其他部位毛发如眉毛、胡须、腋毛等不受侵犯。遗传倾向明显。

1、湿热证治以清热除湿、养阴生发,方选楂曲平胃散合二至丸加减

2、阴虚血淤证治以滋养肝肾、养血活血,方选二至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1、自拟生发酊外用,采用侧柏叶、红花、桃仁、女贞子、墨旱莲等药物于75%酒精溶液中浸泡半月,喷与脱发区,每日两次,喷后按摩头皮至药物吸收。

2、梅花针扣刺最适合在头发未曾生长,毛孔有所萎缩的情况下使用,扣刺用于生发酊使用之前。

3、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与耳部脏腑反射区,每日揉按2-3次。

1、少食肥厚、油腻、辛辣性食物以及甜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洗头时水温勿过高,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

3、洗头时力度应轻柔,用指腹洗头,勿用指甲用力搔抓;

4、延长洗发周期,一周两至三次;

5、尽量避免染发及烫发;

6、保持良好睡眠,心情愉悦。

陈明岭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医生介绍:在对一些疑难性皮肤病的治疗上勤于钻研,如银屑病、雄性素源性脱发、老年性皮肤瘙痒等,理论上大胆创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在国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

擅治疾病:

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擅长治疗痤疮、黄褐斑、白癜风、脱发、扁平疣、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常见皮肤病及少见疑难皮肤病。

坐诊信息:

成医院每周一、三上午,二、七全天

承启中医高新店每周一晚17:30-20:30    

感谢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康复诊疗标准


转载注明  http://www.hzlqsc.com/yfhl/681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脱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