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精养肝血治疗脱发3例
中秋白癜风预防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导语脱发是头发脱落的现象。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脱发指头发正常的脱落。病理性脱发是指头发异常或过度的脱落。《黄帝内经》中称脱发为“发坠”。“肾主骨生髓,其华在法”。“发为血之余”故养血补肾为治疗脱发的主要法则。
脱发是目前困惑人们的常见病,多源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以及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原因。西医以补充维生素营养神经、字体毛发移植等措施治疗,但均疗效不佳。
中医采用补肾养肝,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养血生发等治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其立意之根本是中医基础理论对肾和肝的生理功能的认识。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而生髓,其华在发。肾精充足,髓海得养,齿更发长;
发为血之余,头发之营养来源于气血。《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血健旺,气血调和,毛发生长旺盛,不会脱发;
肝主藏血,司充任而为血海,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血充足,得以养发,头发乌黑发亮,茂密丛生。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临床中以补肾精养肝血治疗脱发3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一王某,男,30岁。初诊,年11月20日。
主诉:脱发半年。患者为通信行业IT精英人物,工作繁忙,压力大,每天上网工作。
刻诊:发际线明显后退,头顶部头发大部分脱落,脱发区域发质细软皮肤油腻,头屑不多,出汗多,心烦口渴,头晕失眠,梦多,两眼干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舌质红,苔薄黄干燥,脉弦细,尺脉弱。
诊断:脂溢性脱发。中医辨证属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毛发失养,兼湿热伤津。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方药:杞菊地黄丸、七宝美髯丹加减。
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12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丹皮6g,泽泻10g,鹿角胶10g,菟丝子10g,川牛膝10g,淫羊藿10g,当归10g,何首乌10g。水煎服,一日一剂,14剂。
二诊:服药后皮肤油腻减轻,脱发减少,食纳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补肾药滋腻碍胃气之生发,上方加厚朴10g、砂仁3g行气健脾,促进脾胃之健运。14剂。
三诊:服药月余,患者长出部分头发,头皮分泌物减少,眼睛干涩及腰膝酸软之症均明显好转,舌质黯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证属肝肾亏虚,兼瘀血阻络。上方加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凉血滋阴,促进头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此方连续加减服用5月余,脱发好转,头顶部毛发全部长出,但发质软微黄,以此方为主,剂量加大五倍,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按语:脂溢性脱发以进行性毛发稀疏为特征,伴有毛囊进行性萎缩。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时期,多于20岁~30岁发病。此类脱发的发病率非常高,占所有男性的20%。
本例脱发之因乃肝肾亏虚为本,脾肾湿热为标。脱发,两眼干涩,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均属肝肾亏虚。皮肤油腻,出汗多,心烦口渴,头晕失眠,梦多,舌质红,苔薄黄干燥,脉弦细均属湿热蕴遏,伤津化燥之象。枸杞子、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淫羊藿、川牛膝滋补肝肾;茯苓、丹皮、泽泻为六味地黄他汤之三泻,清除肝脾肾三脏之湿邪,以泻为补;“发为血之余”,用当归、白芍、鹿角胶、何首乌补血滋阴,促进毛发生长;白鲜皮、地肤子、黄柏清热除湿,促进毛囊再生;厚朴、砂仁行气健脾,防滋腻药伤胃气,同时健脾胃方可生气血,血旺毛发自生。
例二马某,男性,35岁。初诊,年2月12日。脱发6年。患者平素性格内向,家庭不和,心烦郁闷,夜晚失眠,白天精神不振,胃脘痞满,头晕耳鸣,腰酸腿困,渐至脱发,头皮瘙痒。
刻诊:头顶毛发稀疏,重时头顶毛发尽脱发,前额发际线明显后移。发际线明显后退,头顶部头发稀少,脱发区域发质细软且较油腻,头屑不多,头皮无外伤疤痕及炎症表现。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脱发,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脾胃湿热,肾精不足。
治则:疏肝健脾,清热除湿,补肾养血。
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
处方:丹皮6g,山栀子10g,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半夏6g,黄芩10g,蝉衣10g,白鲜皮30g,地肤子10g。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
二诊:头皮油腻好转,胃脘胀满减轻,脱发较多,精神好转,失眠耳鸣,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胃肠湿热减轻,上方去半夏、黄芩加六味地黄他、四物汤补肾益精,调和气血。丹皮6g,当归10g,白芍10g,柴胡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熟地10g,川牛膝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菟丝子10g,何首乌10g。水煎服,一日一剂,14剂。
三诊:服药后患者脱发明显减轻,头皮油腻好转,胃脘胀满消除,精神食欲俱佳。睡眠欠佳,耳鸣头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以疏肝健脾,清热除湿,补肾益精,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治疗,肝脾气机调和,脾胃湿热得除。肾精仍不足,肾虚耳鸣,血虚心神失养,失眠头昏。故加以灵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聪耳明目;加炒枣仁30g、合欢皮、夜交藤各20g补血养血,安神镇静。守方常服。
四诊:上方加减服药半年余,耳鸣头昏及失眠均明显好转。头顶头皮已基本被新长出的头发覆盖,头发浓密乌黑发亮。患者本人对后续治疗坚持服药,信心十足。上方加黑芝麻、补骨脂制剂丸药服用进一步巩固疗效。
按语:本例脱发乃肝郁脾虚,脾胃湿热,肾精不足。治以疏肝健脾,清热除湿,补肾养血聪耳明目,安神镇静,治疗半年余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一诊以加味逍遥散合半夏泻心汤疏肝和胃,清热除湿,条畅气机,为生血养发扫清了障碍,改善了内环境,使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先机。
二诊以味逍遥散、左归丸、四物汤疏肝健脾,补肾益精,调和气血为主,服药20剂取得了明显效果。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鹿角胶、龟板胶、何首乌养血生发;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健脾益气,促进气血生化之源;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川牛膝滋补肝肾之阴,益精生髓;菟丝子、鹿角胶补肾温阳而养血生发。《景岳全书》,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头皮瘙痒属于血虚生风。中医讲,“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方中用四物汤补血生血。蝉衣、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
三诊、四诊在二诊之基础上加入灵磁石、龙骨、牡蛎聪耳明目;炒枣仁、合欢皮、夜交藤补血养血,镇静安神。如此,心神得养,睡眠安宁,心血充盈,生发换颜。
例三高某,女,35岁。初诊,年5月12日。
主诉:脱发3年。开始以前额少量脱发,后逐渐发展到头顶大部分头发脱落,露出头皮。
刻诊: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颜面萎黄,少气懒言,夜晚失眠,头晕头昏,腰酸背困,眼睛干涩,月经稀少。服用中成药首乌生发丸和配合外用章光毛发再生精等脱发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考虑使用中药治疗。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脱发。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治则:补气养血,滋补肾精。
方药:异功散合四物汤加减。
处方:陈皮6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何首乌15g,破故纸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白鲜皮30g。水煎服,一日一剂。14及剂。外用生姜粉5g、侧柏叶15g煎汤外洗头发,促进毛囊再生。
二诊:年6月2日。脱发稍减轻,但精神食纳睡眠均明显好转。脾胃气血渐旺,发为血之余,生发需先补血健脾。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舌上白腻苔减轻,说明胃肠湿热之邪得以清除,邪去则正安,效不更方,上方加炒枣仁30g养肝血以生发。继续服用3月。
三诊:年11月21日。患者服药半年,头部已经长出浓密头发,昔日光头已不复存在,精气神充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气血健旺,精血充足,毛发得养,后期需扶正固本,上方加七宝美髯丹合方,以健脾补肾养肝立法,配以丸药进一步巩固疗效。陈皮30g,党参75g,白术50g,茯苓50g,甘草3g,当归50g,白芍50g,熟地50g,川芎50g,女贞子75g,旱莲草75g,白鲜皮g,木瓜g,夜交藤g,枸杞子50g,菟丝子50g,何首乌75g,破故纸50g,炒枣仁g,鹿角胶50g,川牛膝50g,淫羊藿50g。共为细末,水丸,每次9克,一日三次。
按语:本例脱发其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以异功散(陈皮、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促进脾胃气血生化之源。合四物汤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加枸杞子、菟丝子、何首乌、破故纸、女贞子、旱莲草、鹿角胶、川牛膝、淫羊藿等大量的滋补肾精药,共为治本。白鲜皮、木瓜除湿热。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养血安神以治标。后期以丸药缓图建功,是为治疗之上策。
注明:原文刊登在年7月《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自身免疫性疾病,妇科疾病、肾病、心脑血管病诊治,师承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工作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展文国诊所。邮编:。
- 上一篇文章: 女人多吃这些食物,40岁看起来也只有25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