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雄激素性脱发,中西医治疗现状
雄激素性秃发,又称脂溢性秃发,是临床最常见的毛发疾病。但治疗困难,且影响美观,深深困扰着广大脱发人群。这里小蘑菇给大家仔细讲述一下雄激素性秃发的病理机制与中西医治疗现状。
我们常说的脂溢性脱发,年被命名为雄激素源性脱发(AGA),因为该病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有关。是雄激素在有遗传易感性的男性或女性中引起的脱发,一般在12-40岁间开始出现,女性发病率较男性略低。
临床表现:雄激素性秃发分为男性型和女性型
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主要发生于20-30岁男性,从前额两侧开始头发密度下降,头发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前额变高,形成“高额”前发际线呈M形;或从头顶部头发开始脱落,也有前额和头顶部同时脱落。秃发渐进性发展,严重时仅枕部及两颞(niè)残留头发。秃发区皮肤光滑,可见纤细的毳毛,皮肤无萎缩。可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加。一般无自觉症状。
女性雄激素性秃发一般较轻,多表现为头顶部头发逐渐稀疏,一般不累及颞(niè)额部。顶部秃发呈弥漫性,如“圣诞树样”。秃发的进程一般缓慢,其程度因人而异。50%的女性患者到50岁时,头发可明显稀疏,但极少发生顶部全秃。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于某些病症的治疗有很好效果。
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也都是以中医为基础深入研究发展起来的。
中医对身体有着重要的调理作用,那么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有没有明显效果呢?
当人体血清睾丸酮等雄性激素浓度达到30微克/升以上时就会抑制毛囊细胞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毛囊细胞得到抑制,油脂分泌就会会旺盛,头发细软,直至脱发。中医普遍认为,脂溢性脱发是由于毛囊出油过多、肾亏、血虚,引起的,开的药物往往是清热凉血、滋补肝肾、以及控制出油来轻微缓解脱发。
①湿热内蕴型:治疗一般以健脾祛湿,药物有泽泻、蒲公英、白鲜皮、白术、茵陈、野菊花、等。
②血热风燥型:清热凉血,药用:生地黄、侧柏叶、牡丹皮、当归、白芍、防风、白花蛇舌草等
③肝肾亏虚型:滋补肝肾,七宝美髯丹(制首乌、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桑椹)等。
④气滞血瘀型:通窍活血,行气化瘀,药用:红花、桃仁、赤芍、川芎、何首乌、丹参、黄芪、当归等。
⑤气血两虚型:可用益气养血的药,党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白芍、熟地黄、大枣、甘草、制首乌等。
中医的治疗方式对于身体的调理其实有很多好处,对于脱发的治疗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西医研究发现雄性脱发的根本是双氢睾酮偏高,毛囊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这是西医在分析化验血液中得来的,准确并且大规模研究,具有权威性。
同时,根据血液中双氢睾酮浓度的变化,有很多方式预防激素升高,从而减缓控制脱发。
除了用药物可以抑制双氢睾酮的浓度,生活中的饮食及活动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雄性激素升高,加剧脱发。这也是现代脱发比过去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在生活中,很多热爱健身的男性存在脱发。这并不是偶然性的,高强度的无氧运动,会大量升高血液中双氢睾酮的浓度,双氢睾酮也可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生成。
健身爱好者,不要急于求成,每天适量的做无氧运动,多做有氧运动,一样可以达到健康,减缓脱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白天的时间用来学习和工作和娱乐明显是不够用的,熬夜变得普遍。
需要知道,熬夜对健康的威胁非常大。其中熬夜会影响正常的内分泌,雄性激素分泌更多,头皮,面部的油脂也随之旺盛。除了影响正常的作息,影响健康,对头发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很好地减缓脱发继续的进程。中药治疗更多的则是调理身体,对脱发很难起到根本性的作用。针对脂溢性脱发,目前西医的临床治疗更为明显。
雄激素性脱发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平时要注意头发的护理,少熬夜,少喝酒和吸烟,尽量少染发、烫发等。
脱发患者最重要的是了解脱发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想了解更多生发防脱发知识,
- 上一篇文章: 是真的吗生姜不治脱发反而抑制毛发生长
- 下一篇文章: 脱发的原因如何达到防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