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掩饰脱发尴尬,古人发明了这件神器,我

时间:2022-7-11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美人,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

——《任氏行》白居易

洗完头,用兰膏将头发擦润得馨香光滑,再斜坠一支宝簪,三千青丝,如缎如瀑,看着实令人羡慕。

淳安博物馆馆藏一支明代白玉簪,簪体晶莹润泽,样式简单,不知百年前曾绾过谁的青丝。作为古人妆发的重要工具、饰品,簪子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人藏于发间的一种生活情调,体现着他们对于美的生活的追求。

明·白玉簪/淳安博物馆藏

回到“头发”上来,有人或许要说了:电视剧里的头发都是道具,假的。的确,就算女演员的头发保养得再好,做古人造型时,仍免不了要用假发。

其实,别说今人了,即便古人自己,梳妆打扮也用假发。想不到吧。

原因简单又残酷。古人今人若流水,发量稀疏皆如此。且,不管你是天潢贵胄还是平民百姓,“秃”势一旦来临,哪怕你是皇帝,该秃还得秃。

新莽政权的建立者王莽曾深受秃头的烦扰,为了维护形象,他常在头上戴一块“帻”(包头巾),但因发少,头巾易塌,于是他改良了帻,给它填充了一个“屋”,发明了“介帻”。

介帻

此外,据《外台秘要》记载,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也有相同的烦恼,在他30岁时,发脂如泉,脱发不止,心急如焚的他四处寻医问药,名医还为其研发出了一款名叫“马鬃膏”的生发良方。

魏文帝·曹丕

皇帝尚且如此,更遑论普罗大众。中华上下五千年,少发,脱发,可谓是世纪大难题,它甚至还一度成为历代诗人写诗创作的重要素材。单说陆游,就不知他在多少首诗中提到了“脱发”二字,足见“脱发”对他的摧残之深。

面对脱发,今人可以植发、接发,古人虽没这技术,也想了各种办法出来,比如寻医问药、以布裹头,此外,他们还发明出了一款神器——假发。

不知第一个使用假发的人是谁,猜测一下,此人一定“聪明绝顶”,否则怎会想出如此妙招?假发一经出现,历千年而不衰,直到如今依然算是潮流。

关于使用假发的历史,最早的记录在周朝。

“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

——《周礼·天官》

追师是周朝专门管理王后头饰的官,其职责还包括在祭祀等重要活动中,为王后及贵妇人制作假发等头饰。可见,使用假发在当时的贵族圈中已成风气。

战国·人物龙凤帛画/湖南省博物馆藏

到了秦汉时期,以假发梳起高髻更是成了一种时尚,这种审美时尚一直持续到了明清之际。

至汉代,妇女们将发髻梳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瑶》,收于《后汉书·马廖传》

一尺有多长?在汉代,一尺为23厘米。23厘米的高髻,恐怕也只有假发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发型。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全卷(唐摹本)/大英博物馆藏

现代商店里卖的假发,各种造型、颜色都有,在古代,也有造型固定的假发,被称为“假髻”或“假头”。

制作假髻的材料有多种,比如马鬃等动物毛发、蚕丝等,但最主要的还是用真人头发做假发。

《左传》中就记载了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庄公站在城墙之上,远远的就被一个女人——己氏之妻吸引了。

己氏之妻的头发乌黑亮丽,生得极美。不知这卫庄公是出于自己喜爱,还是深谙自己老婆的喜好,竟命人强行将己氏之妻的头发剃掉,然后做成假发送给自己的夫人吕姜,人称“吕姜髢(dí)”。

唐·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不仅古书上有相关假发的记载,考古时也曾出土过假发。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件假发。这件假发粗而黑,就缀连在辛追夫人真发的下半部,与她稀疏泛黄的真发形成鲜明对比。

西汉·假发及化妆盒/湖南省博物馆藏

那么,假发是如何制作的呢?明代金石家顾起元在一本《客座赘言》中介绍了明代假发的制作。

以铁丝为骨架,设计好造型,然后将头发缠绕编织在铁丝上即可,使用时,将它罩在妇女盘好的发髻上,最后用簪子固定。

假发需求大,做起来不难,自它在民间流行开始,就逐渐形成一种产业,至清代,假发行业的发展愈发完善。

如要问哪个地方的假发做得好,不可不提扬州。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扬州生产的假发样式多达十余种,且工艺好,极受欢迎。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辽宁博物馆藏

不可否认,假发的发明确实是少发、脱发者的福音,使他们能够暂时减轻掉发秃头的烦扰。但是,在古代,对另一些人来说,别人的福音却是自己的厄运,比如上述提到的己氏之妻。

最好的假发多取自于真发,不过,古人敬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礼训,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剪下重要的头发?

古时候,制作假发的真发大多剃取于受刑者,当然也有公然“抢”夺他人头发的,还有一种情况,受生活所迫的妇女会通过卖头发来换粮食财物。

总体来说,真发的供应量是不够的,所以,假发髻在古代是比较奢侈的头饰,一般只有贵族或者家境殷实的妇女才能消费得起。

唐三彩梳妆女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相较于古人,现代的假发物美价廉,普通人也买得起,这是现代脱发人比古代脱发人幸福的地方。

虽说几千年过去了,但脱发这个世纪大难题仍然存在,而且还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法。预防应该比治疗相对容易些——早睡早起少熬夜,加强锻炼是正解。

END

编辑

央古传媒

图片

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任燕飞:论古代女性假发流行原因及影响

李晓巧:古代女子青睐假发

朱启新:古代妇女的假发

朱婷、常艳:商周假发简论

杜雪萌:治疗脱发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



转载注明  http://www.hzlqsc.com/bfbz/1295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脱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