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来,姚贝娜还会这样面对乳腺癌吗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xwdt/190927/7497572.html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注册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
癌症是让人最为恐惧的疾病。由于癌细胞无限制、无止境的增生,以及癌细胞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的特点,癌症的治愈率一直不高。姚贝娜早早就知道了自己患乳腺癌,但也很快英年早逝了。面对癌症的汹涌来袭,名人也无法幸免,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呢?
学会与医生合作
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属和医生总是对患者善意地隐瞒病情,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虽然给了患者短暂的心理安慰,但却给癌症的治疗和康复埋下了严重的隐患。理想的做法是,如实告之患者,并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癌症。与医生合作,相信科学,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才是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
癌症患者要想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在治疗中必须与医生合作。有许多癌症患者认为治病是医生的事,只要将自己交给医生就行了。实际上,患者应主动认识病情,了解一些必要的医学常识和治疗的副作用,并为之做好准备,这样可以在遇到问题时更加从容,让自己做一个明白的患者。
寻求病友的帮助
癌症病友犹如战友,可以相互鼓励支持,交流治疗和康复的心得,这对于战胜癌症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多与同病房的患者沟通交流,在治疗过程中共同出谋划策,这对自己是一份帮助,对别人是一份奉献。切不要一个人呆在病房里闷闷不乐,这样对治疗和康复没有一丁点儿好处。
相信科学别走入误区
误区一:偏方能治癌症
有些患者认为,患癌症等于被判了死刑,医院落个人财两空,还不如自己去找民间偏方试一试,能治愈那就是命大,治不好也死而无憾。而实际上,偏方是没有被证实的药物或医学典籍收载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很少,无论是疗效还是副作用都不明确,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仅靠验方来治疗癌症是不可取的,尤其对号称“灵丹妙药专治癌症”的所谓偏方更应警惕。
误区二:化疗伤身不能做
很多癌症患者或者家属对专业医生的建议将信将疑,反而更愿意相信周围朋友、亲戚的一些说法,例如“化疗会让肿瘤长得更快”,“化疗的副反应太重,病人根本抗不住”等,因此对化疗比较抵触。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化学药物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
术后化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即使是晚期患者,化疗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很顺利地完成化疗的全过程。部分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但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是可以控制的。而且近年来化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不但疗效高,毒副作用也明显减轻。所以,对放化疗副作用的“刻板印象”要改一改了。
误区三:一旦确诊癌症就要赶快手术
很多患者确诊癌症后,无论是本人还是家属都非常急迫地要求医生手术,认为只要开刀就对病人有好处。实际上,癌症在确诊时医生往往只了解局部病灶情况,对病人的全身情况不了解。例如患者刚通过胃镜检查确诊胃癌,在全身检查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医生也不了解肿瘤的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若匆忙手术,很可能开腹后却发现无法切除,对病人反而有害无益,甚至加速病情恶化。因此,确诊癌症后一定要仔细完成相关检查,充分评估后再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误区四:只要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了
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说明肿瘤还处于早期或中期。但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之路还很长。比如还要接受术后化疗、辅助放疗、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治疗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手术。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恐慌和无助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一般来讲,当我们对一件事物不了解的时候,就更容易出现恐慌感。比如说,当年我们对非典很恐慌,那是因为我们都不了解非典,不知道它的传播途径,不知道它的治疗方法。对于癌症也一样,如果我们仅仅认为癌症就是绝症,那么内心的恐慌感就会加强。最好的办法是咨询医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一旦你对患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案有了一定的了解,内心的恐慌感就会有所降低。
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和康复,必要的财务支持,这些都是直面重疾必备的,姚贝娜的英年早逝固然可惜,但理性思考一下,她是否按照正确的方式面对癌症了呢?别的不说,手术后频繁参加商演、歌唱比赛,一定不是最佳的康复方案。如果可以重来,她还会这样面对乳腺癌吗?
重疾险3D训练营7月17日-7月19日北京站
7月24日-7月26日广州站
扫描
- 上一篇文章: 背熟这40条医药知识顾客会对你刮目相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