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视觉中国一个图片编辑的发家史ZAK

时间:2024/10/31来源:脱发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登上A股市场。根据借壳时的安排,廖道训等10名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有60个月的锁定期,解禁日期为年4月12日。

就在股份解禁的前一天,视觉中国搞出了个大新闻:黑洞的版权是它的,国徽、国旗的版权也是它的。如需商用,价格另议。

1

昨夜,欧洲南方天文台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可是不久之后,网友发现,这张黑洞照片被标注版权为视觉中国所有,如需商业用途需要联系视觉中国。

不止如此,视觉中国居然将中国的国旗、国徽声明了版权,还言明:如果要商用,请拨打客户代表电话XXXX。

以国徽图片为例,页面价格提示显示:用于内文不低于元,整版跨页不低于元,杂志封面不低于元,商业使用价格另议。

(共青团中央怒怼视觉中国)

共青团中央直接在微博上点名视觉中国,怼道: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这不算完,许多蓝V官微的logo图片也被视觉中国标注版权。

苏宁易购、清理大师、凤凰网科技、新浪游戏、腾讯游戏、海尔、江小白,甚至连百度也躺枪。南孚电池见自己logo被视觉中国标注版权,愤愤地说:你怕是没挨过社会南的电击。

随后,知名自媒体人三表的一篇推文《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引发了自媒体人的强烈共鸣。在你笔耕不辍的生涯中,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对不起,有可能是视觉中国提前来打卡。

网友附议,视觉中国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更有自媒体人诘问,《黑洞吸不进的钱,视觉中国想一口吞下去?》《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会不会把视觉中国吸进去?》

面对自媒体的口诛笔伐,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并不慌乱。他说,这些照片很多都是供稿人上传上来的,已经进行了撤销版权声明。对于滥用维权、漫天要价,柴继军则表示,因为未经授权使用图片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少自媒体会主动来得到合理授权。实际上,到视觉中国这里来获得授权并不是特别高的价格,自媒体也需要逐渐培养起图片版权意识。

不过几个小时后,视觉中国官微发表道歉称,经网友举报的视觉中国网站关于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经查该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视觉中国作为平台方负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为此深表歉意。视觉中国已对不合规图片做了下线处理。

但是,很多自媒体人并不满足于这个道歉。在他们看来,视觉中国更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商业模式:维权获客、维权创收。

这一切还要从19年前说起。

2

年,那是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一年。不过对于已经26岁的柴继军来说,互联网似乎跟他并无太大关系。真正让他忧心不已的是囤在家里的筒胶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

彼时,柴继军是《中国青年报》的图片编辑,柴继军当时的工作就是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寄来的照片,今天来多张照片,但我只能用五六十张。剩下的要么扔掉,要么转给其他媒体同行,再将稿费邮寄给投稿者。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摄影师资源和媒体图编人脉。

在报社,柴继军有一个搭档叫李学凌,跑IT口的。就在柴继军生日的4月,一次在食堂吃饭时,李学凌盯着柴继军说道,互联网这帮人就会烧钱,我们做一个不烧钱的、能赚钱的生意吧。

这句话让柴继军想起家里囤积的筒胶卷。

柴继军身在摄影圈,非常清楚行业需求和痛点所在:图片编辑每天都缺好图片,而媒体又在大量浪费图片。很少有媒体建立自己的图片数据库,摄影师和图片需求方之间单线联系,缺乏中介服务商,效率很低。

柴继军就是要做图片买卖的生意。

很快,李学凌说服第三个创始人,搞技术的陈智华加盟。陈智华两周就搭建了网站平台。同年5月,视觉中国前身的雏形——Photo

转载注明  http://www.hzlqsc.com/tfzz/1480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脱发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