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堂冬病夏治金君梅贴伏贴,别
金君梅副主任中医师硕士学位,目前担任浙江省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针灸器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和青年理事职务。医院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运用针灸、埋线、中药等传统疗法治疗面瘫、中风、颈椎病、腰腿痛、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荨麻疹、胃肠功能紊乱、咳喘等疾病,疗效显著。目前充分发挥疗效优势,重点开展特色项目穴位埋线治疗肥胖、高血脂症,运用自血疗法治疗痤疮、女性月经不调等。获国家专利一项。门诊时间:武林馆新馆:周二、周五下午武林馆:周二、周五晚上“
我有个病人,50多岁,是做餐饮生意的,十多年前因为长期接触油烟得了哮喘,严重时不能平卧,经常要看急诊,动辄进ICU。后来他到我这里贴三伏贴,眼见得一年比一年好,到第四年的时候哮喘就没有发,不过为保险起见,他又贴了两年才停下来。
过敏性哮喘的人一旦接触油烟、粉尘或花粉,甚至气温下降时都容易复发,做冬病夏治敷贴可以增强体质,减少发病次数。到冬至以后再来贴三九贴,配合膏方调理,效果会更好。
有些患者跟着我都快10年了,到现在每年还来贴,平时基本上不用吃药,偶尔感冒引起哮喘发作,过来调理一下,也很快能好。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在“春夏养阳”理论指导下,在夏天利用穴位药物敷贴等手段治疗冬天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传统特色疗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意思是说,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春夏要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要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运作规律,人们违背它就会灾害丛生,顺应它才不会发生重大的疾患。
祖国医学认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也就是说阴阳的对立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虚寒性疾病多是由于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外邪侵入而发病。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在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随之欲升欲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的药物,天人合击,容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所在。而且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容易被吸收,三伏天又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此时治疗,最容易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冬病夏治贴敷主要适于阳虚体质的人。比如有的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睡一晚上也暖和不过来;有的人气候变化哮喘就加重,脸色?白,胸闷气短,就连爬楼梯也会喘;还有人吃什么拉什么,一天要拉个五六次,甚至早晨四五点钟都要起来拉肚子(五更泻),中医讲起来是脾肾阳虚,西医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进,这部分人可借助药物或针灸趁机驱走体内凝聚的阴寒之气。而且也只有阳虚体质的人,才能在夏季阳气升腾、阴液被耗的气候环境下,使用辛热发散的中药治疗,机体却不受或少受损害。
冬季或气温降低病情加重的人也适合贴三伏贴。据统计,哮喘患者中有80%属于阳虚体质,入冬后,无论是咳嗽或喘的幅度都明显加大,这个时候若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控制住咳喘的症状,夏季再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可使冬季发病症状减轻,甚至不再发病。
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敷贴并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手段。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敷贴期间不能自作主张,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是为了防治冬季好发疾病的,这些疾病在夏季症状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三伏贴属于中医治法中的补法,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贴敷。如果是阴虚火旺的体质,需要事先服用“开路方”,把体内的邪气祛除之后,再来扶正,否则会有闭门留寇之嫌。所以有这方面需求的人,一定要提早看过医生,由医生决定能否贴敷,需不需要“开路”,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贴敷方案。如果暂时不适合贴敷,也会给病人一个合理的医嘱。
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4小时,小儿建议贴敷1-2小时。如果没有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觉前一定要取掉。
2.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的,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小时左右(成人),有不适感觉及时取下药膏。
3.药物贴敷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感觉,这些都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
4.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可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长按图片,扫描- 上一篇文章: 女人内脏有多干净,脸就有多干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